在大气环境领域,生态环境部充分的发挥无人机、走航车、便携执法检测仪等装备的优势,形成七大业务场景,及相应的线索识别算法库、规则库,实现了“带着线年监督帮扶共推送线万个,其中弄虚作假、严重超标排放等突出的违法问题有2600多个。

  生态环境部在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推行非线上执法、无感式执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做法,各地形成了哪些探索经验?围绕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生态环境部提问。

  对此,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央持续推动整治为基层减负,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积极地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我们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同时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持续优化执法机制和方式,快速推进智慧执法。”

  赵群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生态环境部门针对典型场景实行非现场、无感式、穿透式执法,对突出违法问题利剑高悬,对合规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大幅度减少了打卡式、低效率的检查,取得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比如在大气环境领域,围绕打造信息化助力非现场执法应用范例的目标,以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为主战场,深度融合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卫星遥感等各类环境信息,充分的发挥无人机、走航车、便携执法检测仪等装备的优势,形成七大业务场景,及相应的线索识别算法库、规则库,实现了“带着线年监督帮扶共推送线万个,其中弄虚作假、严重超标排放等突出的违法问题有2600多个。

  在水环境方面,2024年以来,有关部门融合污染源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涉水热点网络信息等数据信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法,向各地精准推送问题线件。

  在固体废物方面,充分发掘固废监管数据信息、综合网络站点平台监控和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1+N”危险废物数智化线种线年推送危险废物违法线件。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各地积极推动智慧监管能力建设,全国各省(区、市)均已发布了非现场执法监管制度性文件,也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做法。

  比如江苏省完善法规制度,升级监管平台,开发数据模型,推动联勤联动,组建“1(省)+13(地市)”非现场执法专业化数据战队。河北省唐山市整合自动监测、分表计电等13类数据资源,构建非现场监控预警平台,实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依托数智平台线索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占到总数的76%。这些做法为全国非现场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

  谈及下一步计划,赵群英表示,将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赋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持续推动非现场、无感式监管执法,既明显提升执法的精准度,有效解决基层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又切实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为企业减轻负担。

  今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多批第三方监测数据造假的典型案例,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如何加强对数据造假的执法监管水平?

  对此,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格外的重视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数据质量监管工作,始终把打击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数据造假、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对监测数据造假,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打击。

  自2022年10月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整治,共查处1968家弄虚作假第三方环境监视测定机构,移送刑事案件167起,公开曝光62个典型案例,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今年10月公开通报的山西方创公司、西安科纳公司两起刑事案件就是发生在第三方机构监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问题,造假手段和方式非常典型,可以概括为“不到现场、到了不采、采了不测、测了篡改”。

  一是不到现场,坐在办公的地方就系统造假,并出具虚假的监测数据和报告;二是到了不采,检测工作员到现场后进行“表演式”采样,假采样或者少采样,到实验室内伪造数据;三是采了不测,主要体现为故意更换、遗弃监测样品,出具与所采样品无关的监测数据和报告;四是测了篡改,主要是在分析测试或转写报告环节篡改数据。

  针对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造假问题,赵群英表示,首先是加强部门联动。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推动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研究联合开展第三方监测机构检查工作指南。连续多年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以及最高法,举办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培训班,联合研究制定办理刑事案件证据指引,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打通“两法”衔接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其次,强化技防体系。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穿透式监管。同时,推动建立针对环境监视测定活动“人、机、料、法、环、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应用视频监控、北斗定位、数据和参数直联直采等技术,强化技术防控,实现“现场可视、设备可溯、监测可控、样品轨迹可追”。发挥技术优势,破解打假难题,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与此同时,加大立法供给。目前,生态环境部正配合司法部快速推进《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条例》制定工作。条例将以打击监测数据造假为重点,推动赋予生态环境部门打假处罚权限,进一步压实排污单位数据质量主体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提高违法成本。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在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推行非线上执法、无感式执法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做法,各地形成了哪些探索经验?围绕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生态环境部提问。 对此,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央持续推动整治为基层减负,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积极地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我们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同时按照《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持续优化执法机制和方式,快速推进智慧执法。” 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将持续推动非现场、无感式监管执法 赵群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生态环境部门针对典型场景实行非现场、无感式、穿透式执法,对突出违法问题利剑高悬,对合规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大幅度减少了打卡式、低效率的检查,取得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比如在大气环境领域,围绕打造信息化助力非现场执法应用范例的目标,以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为主战场,深度融合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卫星遥感等各类环境信息,充分的发挥无人机、走航车、便携执法检测仪等装备的优势,形成七大业务场景,及相应的线索识别算法库、规则库,实现了“带着线年监督帮扶共推送线万个,其中弄虚作假、严重超标排放等突出的违法问题有2600多个。 在水环境方面,2024年以来,有关部门融合污染源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涉水热点网络信息等数据信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方法,向各地精准推送问题线件。 在固态废料方面,充分发掘固废监管数据信息、综合网络站点平台监控和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1+N”危险废物数智化线种线年推送危险废物违法线件。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各地积极推动智慧监管能力建设,全国各省(区、市)均已发布了非现场执法监管制度性文件,也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做法。 比如江苏省完善法规制度,升级监管平台,开发数据模型,推动联勤联动,组建“1(省)+13(地市)”非现场执法专业化数据战队。河北省唐山市整合自动监测、分表计电等13类数据资源,构建非现场监控预警平台,实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依托数智平台线索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占到总数的76%。这些做法为全国非现场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 谈及下一步计划,赵群英表示,将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赋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持续推动非现场、无感式监管执法,既明显提升执法的精准度,有效解决基层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又切实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为企业减轻负担。 快速推进《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条例》制定 今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多批第三方监测数据造假的典型案例,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如何加强对数据造假的执法监管水平? 对此,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格外的重视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数据质量监管工作,始终把打击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数据造假、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对监测数据造假,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打击。 自2022年10月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整治,共查处1968家弄虚作假第三方环境监视测定机构,移送刑事案件167起,公开曝光62个典型案例,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今年10月公开通报的山西方创公司、西安科纳公司两起刑事案件就是发生在第三方机构监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问题,造假手段和方式非常典型,可以概括为“不到现场、到了不采、采了不测、测了篡改”。 一是不到现场,坐在办公的地方就系统造假,并出具虚假的监测数据和报告;二是到了不采,检测工作员到现场后进行“表演式”采样,假采样或者少采样,到实验室内伪造数据;三是采了不测,主要体现为故意更换、遗弃监测样品,出具与所采样品无关的监测数据和报告;四是测了篡改,主要是在分析测试或转写报告环节篡改数据。 针对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造假问题,赵群英表示,首先是加强部门联动。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推动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研究联合开展第三方监测机构检查工作指南。连续多年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以及最高法,举办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培训班,联合研究制定办理刑事案件证据指引,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打通“两法”衔接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其次,强化技防体系。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穿透式监管。同时,推动建立针对环境监视测定活动“人、机、料、法、环、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应用视频监控、北斗定位、数据和参数直联直采等技术,强化技术防控,实现“现场可视、设备可溯、监测可控、样品轨迹可追”。发挥技术优势,破解打假难题,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与此同时,加大立法供给。目前,生态环境部正配合司法部快速推进《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条例》制定工作。条例将以打击监测数据造假为重点,推动赋予生态环境部门打假处罚权限,进一步压实排污单位数据质量主体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提高违法成本。

  A股绿色周报丨10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中材国际控股公司因多项环境违法违规被罚

  A股绿色报告丨66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其中16家因环评报批等问题被牵涉

  A股绿色报告丨66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其中16家因环评报批等问题被牵涉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春昕:发展未来产业园区要做到因地制宜,放权赋能

  A股再现天价离婚案,股份转让金额或超4亿元,公司股票价格三个月大涨194%

  美股齐收涨,苹果新高,本田涨超12%;事关低空经济!中办、文;春节休10天!互联网大公司福利来了;恒大1.2亿元债权1元起拍丨财经早参

  2024年IPO市场“寒冰”洞察:“终止”数量创新高 五大行业成“重灾区” 创业板2023年受理项目超八成已终止